安禄山

《我所知道的中国皇帝》唐明皇(五)

安史之乱的爆发,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,其根源深植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多重失误。从制度层面看,节度使制度的失控是核心矛盾。唐玄宗为应对边疆威胁,将原本由中央控制的边防军改为职业化常备军,并赋予节度使军政财大权。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,掌控18万

唐明皇 安禄山 节度使 玄宗 中国皇帝 2025-09-19 06:46  6

武皇开边意未已:损失惨重的天宝战争给了安禄山范阳起兵的勇气

公元755年,那个身兼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镇节度使的粟特人安禄山举兵南下,掀起了一场持续八年、影响千年的唐朝内战,此乱之后,唐王朝辉煌不再,由盛转衰。那么安禄山何以敢举兵作乱呢?看一下安史之乱前唐王朝损失了多少精兵,或许会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。

安禄山 武皇 天宝 范阳 安禄山范阳 2025-08-07 16:07  6

无论从何种角度,都找不到哥舒翰输掉灵宝之战的理由

公元756年初,席卷整个河北和中原的叛军似乎掌握了天下局势,早于755年,叛军便已经攻破洛阳在内的大唐核心统治区域,安禄山更是在洛阳称帝。随着局势逐渐稳固,而攻破长安,一举灭掉大唐王朝,成为了叛军最大的诉求。叛军主力由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统领,试图向西突破潼关,同

唐军 灵宝 潼关 安禄山 哥舒翰 2025-09-12 20:49  3

如果一个人想要欺骗你,一定会在这几个地方露出马脚,别被骗了!

生活里最暖的,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相待。就像冬天清晨窗台上的那杯热粥,夏天傍晚递来的一把蒲扇,不用刻意讨好,却能让人心里踏实。可也得明白,真心不是毫无保留的 “傻信任”,就像农民种庄稼要防病虫害,待人接物,也得有双 “亮眼睛”—— 不是为了猜疑谁,而是为了不让那

梁正 秦王 安禄山 赵括 主父偃 2025-09-12 13:26  6

安史之乱,安禄山的东北边防团为何势如破竹,大唐中央军团哪去了

这事儿要是搁现在网上说,估计没人信——安史之乱头几年,虽然榜上全是大人物和大事件,但你拆开细看,双方打仗的展开真有点像“鸡同鸭讲”,高手之间不见得都冷静自信,反倒常常是人心慌慌。这不是后人嘴上的“精锐对精锐”,实际情况,哪边都各种稀里糊涂,拖泥带水。安禄山那边

卫军 安史之乱 安禄山 南衙 东北边防团 2025-09-10 09:59  8

中国历史上13位反复无常的逆臣叛将:1安禄山,2吴三桂,3侯景

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于,他极其善于伪装和讨好。入朝面圣时,他故意装傻充愣,表现得憨态可掬。唐玄宗问他:“你这胡儿肚子这么大,里面装的什么?”他立刻叩头回答:“别无他物,唯有一颗对陛下的赤胆忠心!”这话把玄宗逗得哈哈大笑。他为了讨好杨贵妃,四十多岁的年纪竟拜二十九岁

安禄山 吴三桂 侯景 逆臣 逆臣叛将 2025-09-08 11:50  8

为什么说安史之乱的根源在李林甫?

这就是胡扯了。只因李林甫居于下流,就把屎盆子扣在他身上,说他嫉贤妒能,故意任用胡人安禄山为将,怕的就是安禄山入长安当宰相。其实安禄山当时是御史大夫,跟宰相也差不了多少。再说唐朝是群相制,宰相有好几个。而且很多宰相都是从底层提拔上来的,李林甫,杨国忠,都是底层小

根源 李隆基 李林甫 安禄山 杨国忠 2025-09-08 09:39  5